主办:惠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第十二次会议

强化卫生应急体系 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在惠山区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惠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范良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请予以审议。

一、我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开展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维护公众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2016年把“惠山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列为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从政府层面强力推动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卫生应急的组织体系、预案和制度体系、指挥决策系统和信息沟通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健全与完善。2016年我区在全市率先通过省级卫生应急规范区验收,2017年在全省卫生应急工作会议上惠山区卫生应急工作作了现场交流和推广。目前,我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社会动员、监测预警能力及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均有了显著提升,基本建成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反应迅速、信息畅通和功能完善的基层卫生应急工作体系。

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规范建设,显著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综合体系。2016年区政府拨付专项经费96万元用于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并将此经费列入年度区级财政预算。同时,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惠山区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建立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截至目前共召开联席会议12次,开展联合行动31次,互通信息74件。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均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下设卫生应急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工作。

二是梳理修订各项预案和制度。2016年,区政府修定完善《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卫计部门梳理修订系统内预案34个,完善卫生应急工作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83个,卫生应急工作规范性不断加强。

三是构建完善的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积极开展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投入42万元,在区疾控中心建成区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中心,已具备覆盖全区医疗卫生单位的视频会商及对各医疗机构急救室、救护分站等重点部门进行远程监控的功能。

四是继续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成立了由区各医疗卫生单位技术骨干组成的区卫生应急专家组,组建区级各类卫生应急专业队伍三大类共1170人。同时,以赛促练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专业水平。2017年,开展了全区卫生应急技能竞赛,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省、市竞赛,获得省级个人三等奖1名,市级团体三等奖及个人单项一、二等奖各1名的优异成绩。

五是有效开展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制定《区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十三五”规划》及年度培训演练工作计划,近三年,共组织开展区级培训21次,参训人员达2053人次,应急队员覆盖率达95%以上,共组织开展区级演练7次,参练人员达到412人次

六是不断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我区卫生应急物资采取分级储备和实物、协议储备三种形式。由区疾控中心和区人民医院作区级储备,其他各医疗卫生单位根据各自队伍类别分别进行储备,并制定了各级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管理。目前,全区共储备卫生应急装备物资10大类106种,总金额近百万元(不含急救设备),种类和数量均满足我区卫生应急工作需要。

七是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和风险预警。通过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和监测预警系统,规范开展报告、监测和预警区卫计局、区疾控中心每季度向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及各镇(街道)报送惠山区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季报,报告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相关风险提示。近三年,我区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19起,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2018年,针对近年来辖区内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实际情况,卫生和教育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惠山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积极防止和应对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同时,做好重大活动专题风险评估以及风险预警。重大活动开展前,认真制定卫生应急保障工作方案,开展公共卫生风险排查和评估,活动期间强化医疗和公共卫生保障服务,确保在重大活动期间不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务实创新,力求突破,全区卫生应急工作呈现新局面

一是成立省内首家区域急救分中心。2016年,我区率先成立了区域急救分中心。7个急救分站覆盖了全区7个镇(街道),在市急救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对全区的7个急救分站进行包括人员调配、车辆调度、考核补偿的统一管理。我区急救反应时间为平均7.1分钟,超过全国农村地区的平均20分钟,北京、上海的平均15分钟及欧美发达国家的平均8分钟。惠山区的“7分钟急救圈”,为成功抢救危重病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同时,区人民医院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中心为技术依托,建立急救联合体,定期安排急诊医生前往上海长征医院进行学习,提高救治水平。此外,以区人民医院急诊室为基础,建成了包括EICUDSA、手术室、观察病房、普通内外科诊室在内的区级“一站式”抢救中心,使重危病人的抢救流程更为合理,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二是启用全市首家区级PCR中心实验室。2016年,区政府投资252万元的PCR实验室在区疾控中心建成投用,极大拓展了实验室病菌检测种类,缩短了检测时间。近两年,我区各类学校发生的数起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暴发疫情,样品送检后,4小时内就检出诺如病毒阳性(无锡市至少需要8-12小时以上),为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是大力实施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2017年,48名医护人员通过了由区卫计局与区红十字会举办的救护师资培训班的培训及考核,为实施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目前,已完成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培训3091人,培训率超过90%,提前三年完成省级指标要求。同时,我区建立了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合作机制,三年来,通过卫生应急知识“六进”活动和健康志愿者服务,向群众宣传卫生应急基本知识累计7万余人次,完成普及性的自救互救技能培训2万余人

二、当前我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建设和创新发展,我区的卫生应急能力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对照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群众自救互救知识掌握率偏低。前阶段,我区将广覆盖作为主要目标和任务,通过努力,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覆盖面已达到了350/万人以上,但群众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卫生应急队伍专业能力水平尚需提升。近年来,通过有计划的培训、演练及竞赛,我区卫生应急队伍专业能力水平虽有了显著提高,但相对经济发展水平仍显不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还不够全面。三是院前急救尚需加大投入。目前院前急救所有的投入与支出均由各运营的医疗单位承担。院前急救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无法做到盈利运营,从而加大了承接院前急救任务医院的负担,需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来保障运营。

三、下阶段工作举措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推进健康惠山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区卫生应急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不断提高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和专业队伍业务素质,广泛开展卫生应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提升应急演练能力,积极实施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提高公众卫生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促进我区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探索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新模式。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应急知识宣教和自救互救能力培训工作是我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区将认真遵照省、市关于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和卫生应急知识“六进”宣教要求,积极探索“健康志愿者服务”“急救体验馆”等新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工作方法和模式,多举措确保群众应急知识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二是不断加大院前急救工作的投入。依照市政府五部门《关于加快全市涉农地区院前急救网点建设的意见》(锡政办发〔201540号)要求,明确“急救网点用房和装备建设经费、救护车辆更新维护等日常运作经费、人员经费等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并足额保障,其中人员经费也可由区级财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兑现”。目前我市新吴区已按照每出车一次给予100元的补助进行政府购买服务,锡山区按照每个分站每年10万元给予财政补助,苏州市实行每车次给予150元补助,深圳给予每车次430元补助。我区急救车辆每次出车综合成本是476元,全部由院前急救医院承担。拟成立急救专项基金,列入政府年度预算,用于急救分站的建设、急救车辆和设备的购置、更新和维护保养、人员的基本费用支出和培训、三无人员的欠费等。

三是继续完善多部门协作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需多部门配合协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提升事件应对效率。健全联席会议制度,预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共同做好应对准备,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规范、有效处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惠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录或转载

地址:无锡市惠山区堰桥镇文惠路8号(惠山区行政中心) 邮政编码:214174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 苏ICP备09102707号

无锡市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