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政协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惠山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思考

“六五”普法以来,我区立足于“法治惠山”建设,紧密结合“六五”普法规划既定的目标任务,各镇、各部门积极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社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等,培育了一批有特色、高品味的法治文化景观,为市民提供了集法律文化熏陶、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配套基础设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阵地的分布、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新的期盼,如何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实际效用的法治文化阵地,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也因此成为当前必须思考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惠山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现状

  1、法治文化阵地基本全覆盖。目前,惠山区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个层面上分别建成了法治文化阵地。区级层面上,2014年底建成的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投资300多万,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有法律知识走廊、警示教育、法治文化成果展示、法治实践互动、法治知识教育、法庭及公共法律服务七大功能区,据初步估计,月均接待1000多外地同行来参观学习,成为了无锡地区法治文化建设一个靓丽的景点。镇(街)层面上,至2013年底,我区7个镇街100%建设了品味较高的法治文化阵地。其中,长安街道的法治公园(投入20万,占地13万平方米)、洛社镇的石塘湾法治文化公园(投入18万,占地13300平方米)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村(社区)层面,至2014年底法治文化阵地也已经全覆盖。2013年建成的长宁社区法治文化中心是我区第一家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中心投资60多万元,先后建立了法治农家书屋、法治宣传走廊、法治书画室、绿色网吧、法治宣传栏,这些场所和设施都免费向群众开放。钱桥街道藕乐苑法治文化社区、长安街道堰新社区法治文化公园、洛社镇幸福义工东方红法治文化广场等等内容新型、亮点特出,集娱乐、休闲、受教育于一体,深受老百姓喜爱。

    至目前为止,全区法治文化阵地合计118个,其中镇村115个,阵地面积24.58万平方米,投资736万元;区级1个,面积1400平方,投资300万;区级机关部门2个(地税感知厅、工商惠风园),面积400多平方米,投资150万元。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2个,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34个。

  2、传统载体与现代形式并存。全区各个村(社区)中全部设有法律图书角和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栏的挂图由区司法局统一征订,每月更新一次,搭建了法治文化进社区的便捷载体。在继续发挥好传统普法品牌优势的基础上,惠山区还积极抓好新兴的电子阵地建设,六五普法以来,区政府在全区110个社区安装“社区综合服务触摸查询一体机”,这种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设有法律服务、法治文化、办事指南、社会救助、劳动保障等近20个服务栏目,居民根据需要轻轻一点,可以很快了解所需要的法律规定。近年来,惠山新建设的小区中,基本都设有大型电子显示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这些显示屏逐步成为普法宣传的一种新型阵地。这些显示屏每天向居民群众滚动播放法律法规及全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信息,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3、网络阵地建设拓展法治文化传播渠道。近年来,区级机关各部门依托网络打造开放式法律知识数据库,面向全社会提供即时、系统的常用法律法规知识查询服务。如区司法局开通了“惠山普法网”网站,该网站辟有法治宣传、司法动态、法律援助、基层司法、社区矫正、公务员学法下载等10多个栏目,区局还开设了“桃娃普法”官方微博和微信。各司法所也分别开通本单位网页,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和增强广大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惠山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六五”普法强调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培育法治文化。近几年,随着区委、区政府持续加大法治文化建设的力度,我区法治文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服务全区社会经济建设的远大目标和居民的需求相比,还只是万里长征所迈出的第一步,还远远没有达到足以让区委、区政府和居民满意的程度。

  1、认识单一,重视不足。法治文化是法治精神的精髓,阵地建设更是推进法治惠山建设的基础。但往往一些同志,甚至是一些领导干部对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指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是软任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人员配备不足,经费保障不力,工作缺乏规划和指导,推进力度不大,工作成效平平。此外,自身素质还不适应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需要,尤其是对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中组织、策划、协调、落实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学习、借鉴、提高。

    2、形式单调,氛围不浓。有些法治文化阵地成为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我们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或载体,出发点是以民为本,目的是服务居民,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团结和谐进步。但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对于居民的实际需要不加以认真调研,没有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谋划、去落实,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氛围不够浓厚,其导向作用和影响力不够明显,最后导致阵地或载体建成以后,成为聋子的耳朵。如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后,由于没有积极向居民宣传引导此平台的功用,居民们对此知之甚少;再如,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我们在每个社区建成的“社区法律图书角”,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居民也鲜有问津。

   3、格调不高,内容简单。法治文化阵地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格调高雅的法治文化阵地既能美化一个地方的环境,又能愉悦附近百姓的文化生化,从而加大地方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根据省、市要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要 “一地一特色、一地一品牌”,目前我区的法治文化阵地大部分还停留在过去的宣传墙、宣传栏等老式样,没有体现本地区的风格。阵地布置缺乏美感,且布点设置的内容,片面强调法律宣传中的守法义务,缺乏引导民众如何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阵地活动形式简单,活动内容不够丰富。

   4、服务不全,产品单一。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服务对象方面,往往侧重于社区中干部、青少年、居民,这几类重点对象的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或多或少的通过一些法治文化阵地接触法治文化的影响,而企业员工尤其外来务工人员的,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限制、企业支持力度等原因,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需要大力推广。同时,阵地产品往往只有有限的宣传栏、橱窗等几种,艺术性、创新性、大众参与性没有体现。

三、解决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法治文化阵地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我区法治文化建设水平的直观体现,更是全区法治宣传教育的必要基础设施。因此,必须对全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高端谋划、合理设置,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阵地的作用,使法治文化延伸至每个角落,真正融入了百姓生活。

  1、完善体系、务求实效。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更加日益密切,法治文化阵地作为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平台,就要从完善体系,务求实效上下功夫。一是从法治建设长远需要的法治文化建设抓起,下大力气建设一批布点合理、品味高雅,且让群众既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又能寓教于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法治文化阵地或载体,要形成体系,体现地方特色,增加各类元素,摒弃简单重复。二是要按照“贴近法治实践、贴近群众需求”和“融入主流文化,融入社会生活”的原则,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目标追求,确保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务求实效,成为群众满意的惠民工程。

  2、规范管理,良性运作。对已经投入使用的法治宣传教育中心以及法治文化广场、公园、社区综合中心等各类法治文化阵地要强化互动功能、加强管理维护、丰富内涵形式,切实发挥作用。对今后新建阵地要做到主题突出、导向正确、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规模恰当。特备是社区综合法治文化中心要加强管理和服务规范,遴选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作风过硬的法律服务人员入驻,为居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要坚持注重把法治宣传与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法治实践融为一体,切实有效推动了法律服务走进基层、深入群众,满足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性需求,更加关注民生权利保障,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法律服务实惠,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3、顶层设计,规划至上。高起点规划、高精度设计,制定全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发展目标规划,按照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建设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场馆、法治画廊、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使法治文化阵地覆盖每个街道、社区,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内容上要确立法治文化导向,营造群众参与法治的氛围,起到学教互动、服务联动、群众参与的良好效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使法治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积极引导机关、企业、行业参与到法治文化阵地或载体建设中来,在企业文化、行业文化中增添法治文化元素,实现法治文化阵地、网络、内容全覆盖,结合各自实际,寓教于乐,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放大法治文化传播功效,为广大企业员工、外来务工人员带去丰富的法治文化大餐,增强法治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区政协经科委成员周文武)

电话:0510-83598637    地址:无锡市惠山区文惠路8号

备案号: 苏ICP备09100111号   版权所有:政协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委员会

无锡市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