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政协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发展培育社会组织 创新参与社区管理——对钱桥街道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调研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一大亮点;2015年全国两会也将“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正在改变一味强调由政府自上而下管理社会的方式,逐步构建一个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在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让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既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重大转变、精简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又便于选择低成本、精细化的服务,最大程度地增进社会福祉,达到“小政府、大服务”的理想目标,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下面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功能定位出发,分析当前钱桥街道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以及社区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对如何创新性地培育、发展街道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管理建设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

  一、钱桥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根据钱桥街道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社区建设的推进现状,钱桥街道审时度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和《无锡市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文件精神,积极发展由社区居民自发或由民政等部门倡导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

  (一)整合街道资源,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平台优势。

  针对社区社会组织大都是松散型的草根组织,且名目繁多的实际情况,钱桥街道于2015年6月成立了惠山区首家街道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孵化中心遵循“政府牵头筹建,专业团队运作,社会合力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的模式培育和扶助全街道公益组织的发展。一是孵化中心为入驻的社会组织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和设施设备,并通过资金扶助、注册辅导、能力建设、人才输送、项目发展、供需对接、组织评估、创业研究等多位一体的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二是发挥链接上下、跨界合作的优势,大力开展社会组织项目调研、引入、管理、协调资源整合等工作,指导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实现无缝对接、有机衔接,着力拓展社会组织的服务资源、成长空间。

  (二)注重人才培养,为队伍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在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的基础上,为保证社会组织专业化的发展,不断提升社工的服务能力,2016年4月中旬,钱桥街道又成立了钱桥街道社工协会,4月成立街道级社会工作者协会,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服务。开展“行微善公益 筑大爱钱桥”大型义卖活动,募集资金将近3万元。通过组织培训、观摩活动、项目活动12个场次,提高整个街道的社工工作能力。16.17两年通过全国社工资格考试35人,其中初级社工28人,中级社工7人,对于报考通过的社工发放培训补贴。

  (三)积极申报市、区、街道三级公益创投项目。

  依托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的平台优势和社工协会的技术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积极申报公益创投项目争取扶持,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资源链接,专业培训,宣传推广等方式,对街道各类资源和社会组织进行整合,将社会组织“孵化”成长到既定目标。依托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我街道社会组织今年申报了3个市级公益创投项目,9个区级和3个街道级公益创投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为老服务、新市民子女关爱、环保、教育等多个公益领域,直接服务对象800多人,间接服务对象5000余人。

  (四)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新模式。

  2016年,街道策划开展了“乐居钱桥 精彩生活”居民服务项目,由三个公益组织承接并在8个社区开展和推广。2017年“人文社区 魅力钱桥”居民服务项目新增两家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在全街道15个社区铺开。该项目主要是根据社区居民需求,涵盖开放空间、社区养老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助残服务、特色活动等板块组织,全年每社区居民服务活动多达400多次,间接参与了社区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开展“开放空间”、参与居民议事等活动,充分运用行政指导、协商、项目资助等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另一方面,探索政社合作新模式,以满足居民需求为目的,将涉及政府公共服务、事务性强的部分事项,由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连接纽带、倾听民意、应对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代言能力,切实为基层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五)加大社会组织相关专项经费的投入。

  2016年开始,钱桥街道还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将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列入街道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每年扶持公益项目创投资金30万元,扶持居民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70万元,引导钱桥街道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中寻找定位,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沟通、理解、互助机会,促进邻里和睦,增强社区凝聚力,让政府腾出足够的精力来“管好该管的事情”,让社会组织有能力和实力来承接社会服务。

  据统计,至目前为止,钱桥街道已成立的各类社会组织已达100多家。这些以文体类活动团体和志愿服务类为主,以助老、青少年服务类为辅的社区社会组织,近年来不但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有的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中。从这些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的成效中,钱桥街道总结出发展创新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让其参与到社区管理工作之中的四个作用,一是有利于有效地协调各种矛盾和冲突,进一步促进人与人的和谐,起到政府与社区,政府与家庭、政府与群众的桥梁作用,营造社会和谐环境。二是有利于实现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四是有利于提高社区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在社区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上发挥积极的服务作用。

  (六)第三方督导,加强技术支持与项目监测。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与社会组织间的互动,精准满足下辖社区的服务需求,于2017年4月正式启动“人文社区·魅力钱桥”社区居民服务项目之初,委托无锡市乐助公益发展中心进行项目的督导工作。无锡市乐助公益发展中心通过“线上”督导、“线下”走访等专业方法对社会组织承接的社区居民服务项目进行有效监督、提供专业支持。根据督导资料显示,全部社区已开展活动。截止10月,15个社区共完成活动705次,项目阶段活动执行率为68.98%。同时,无锡市乐助公益发展中心针对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内容,对15个社区的参与社区活动的服务对象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样本共467人,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四个层面,即活动参与度、活动满意度、活动宣传方式及活动实用性。调查结果显示,15个社区的调查对象中有98%的服务对象对社区活动的满意度为“满意”。

  (七)“多元共治”鼓励部分社区创新先行。

  为解决好如何增强社区服务功能,解决社会矛盾,满足居民群众对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问题,利用好社区的社工和社会组织资源,对正在发育成长的社区兴趣小组和社会团体的引导作用,钱桥街道紧紧围绕“搭建平台促使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完善社区多元治理”的主题,2017年鼓励引导钱桥社区、华新社区、藕乐苑社区申报惠山区“多元共治”创新项目。钱桥社区探索“三社联动”,华新社区探索“智慧社区”,藕乐苑社区探索“民主协商”,3个社区各有侧重,依托自身社区优势,项目目前运行良好,具有一定的复制推广价值。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让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目前钱桥街道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工作也存在着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社会组织人才匮乏。由于社会组织在依赖管理这一点上与商业组织并无区别,因而当它的规模和复杂性方面达到一定程度、单靠兼职志愿者无法解决日常管理问题之后,它的管理层就会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也就需要像商业组织一样聘用职业管理者。但我街道社会组织因规模小、资源有限等原因,无法吸引到专业化的优秀人才加盟,在社会组织的发展方面存在着突出的人才瓶颈问题,制约着社会组织的发展。

  二是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是由志愿者组成的,由他们对社会组织管理者和领导者行为进行内部约束和监控。志愿参与时有不足,扩大了社会组织管理人员行为控制的难度。与一般企事业单位相比,很多社会组织缺乏稳定性,其内部治理结构就更处于波动和不稳定状态。多数的社会组织是服务性质的,目前对其提供的“产品”质量和检验标准还没有完善的考评标准,导致其管理具有很大随意性,缺乏规范性。

  三是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可持续性不高。我街道社会组织普遍存在资金来源单一、人才流失严重和运营经费不足的困难。一旦有限的资源停止,组织开展的公益服务、活动或项目就受到影响。街道、社区在接纳外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没能有效达到培育有潜力的社区工作者、社区自组织和志愿领袖等内生力量的目的,仅仅通过项目化运作等形式,引入社会组织,不能培育在地化、本土化、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公共服务。

  四是筹款能力有限,对政府投入依懒性强。社会组织在获取资源的能力上存在重大缺陷,使得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难以形成创新性和主动性的工作氛围。一些规模大的、知名度高的社会组织越来越多的依赖政府的资助,而其他不少小的、知名度不高的社会组织由于很难吸引到捐赠而无法维持生存。这种处境严重影响了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三、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发展新方向

  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这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从钱桥街道现实情况看,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当下要着重在以下三方面予以努力。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着重培育同步发展的大局观。建议将社会组织建设、社区管理发展纳入街道整体性发展的大局中,可以体现在发展目标的整体性,发展任务的整体性、发展布局的整体性、发展理念的整体性。有利于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目标感,责任感,增强社会工作者的荣誉感、使命感。

  第二,整合优势资源,推动社区社会组织间的互惠合作。建议把不同类别、不同性质、不同领域的社会组织联合起来,通过类似社会组织联合体这样的载体,来服务和管理整个街道的社会组织。既所谓“枢纽型管理”,在社区服务上发挥引导功能,承担业务指导作用,促进社会组织的社会化、专业化,使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治自律。

  第三,提高专业水平,激发参与社会管理的自觉性。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乐奉献的优秀人才,对于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为此,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知识业务方面的培训,使其具有良好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和奉献精神,这是社会组织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构建良好的公益文化氛围,从精神上、情感上留住人才,鼓舞人才,带动人才积极工作,无私奉献。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唤起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自觉性,使社会组织认识到参与社会管理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与责任,自觉积极参与到依法管理社会的行列。另一方面,要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文化氛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意识的培育、参与社会管理能力的提高、参与社会管理精神的形成,需要相应的文化滋润和文化支撑,通过公益文化熏陶,培育社会组织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改变社会组织对社会的冷漠、埋怨心态,让参与社会管理成为社会组织的生活习惯甚至生活方式。(区政协钱桥街道工作委员会)

电话:0510-83598637    地址:无锡市惠山区文惠路8号

备案号: 苏ICP备09100111号   版权所有:政协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委员会

无锡市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