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及的“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自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后,惠山区严格贯彻上级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稳步出台多项举措,努力解决小学生放学后的看护和管理问题。
为更好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回应群众关切,惠山民盟于2019年9月至10月对全区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全面了解进展情况、总结归纳问题不足,发现仍然存在课后服务配套体系尚不健全,扶持政策还不全面;服务内容相对单一,质量有待提高;教师负担压力增加,积极性需要持续激发;各校实施情况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
经过充分研讨与深入剖析,惠山民盟认为,开展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着力破解民生难题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必须聚焦办好有温度、高质量的惠山教育目标,强化组织领导,优化顶层设计,重点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出台系统配套政策,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多方管理职责;夯实队伍保证,健全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服务积极性;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丰富延时服务内容,提高延时服务质量和水平。
当前,惠山正加快“四个区”建设、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提升工作质量效果,能够为推动区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创造有利条件。惠山民盟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集中整合盟内外优势,谏诤言、献良策,尽心竭力履行参政党职能,在做好民生工程、优化教育服务功能上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一、惠山区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进展背景
2019年2月初,无锡市教育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自2019年春学期起正式实施课后服务。根据上级部署要求,结合广大家长实际诉求,惠山区教育局迅速开展专题研究,先后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以进一步优化学校服务,提升教育满意度。
在前期一系列准备工作基础上,2019年春学期开学第一天,惠山区就向所有公办小学的学生家长发布了《告家长书》,通知实施课后服务,并集中组织申请上报、安排统筹等工作。同时,区教育局通过微信公众号积极向社会进行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根据安排,惠山区课后服务对象主要是各校正常放学后按时离校有困难的学生,离校时间每年11月1日至下年度的3月31日为下午5:30,其余时间为下午5:45,从2019年2月25日起正式实施。区教育局对学校组织安排工作作出严格要求,明确学校要严格遵守办学行为规范,安排教师集中照顾和管理好学生的课后在校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交流,有条件的还可组织教师进行个别答疑辅导、开展社团活动等,但绝不允许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集体上课或变相组织集体上课,变相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服务收费则将坚持公益性原则,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后公布。
从实施课后服务的整体反馈情况来看,2019年春学期全区共有约4700名小学生申请学校课后服务,占比9%;2019年秋学期近3500名小学生申请学校课后服务,占比6%。全区学校组织工作到位,学生活动有序,没有违反教育法规。
二、惠山区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调查结果
惠山民盟于2019年9月至10月,针对全区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多次走访区教育局,访谈政府职能部门人员,了解官方进展;认真研读文献,了解各地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开展情况,汲取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启示;深入学校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直观搜集反馈信息;开展问卷调查,在洛社中心小学和前洲中心小学两所小学面向教师和家长群体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调查结果133份(其中小学教师40份、小学生家长93份),广泛听取涉及群体方面意见,力求全面真实掌握情况。
现将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梳理如下:
1.教师、家长针对课后延迟服务支持程度差异明显:近八成家长支持,超六成教师觉得无所谓或明确反对。教师中,仅32.5%支持,32.5%表示无所谓,35%明确反对,教师工作支持认可度低;而79.6%的家长持支持态度,19.4%家长无所谓,仅1%家长明确反对,绝大多数家长支持。
2.教师参加课后服务值班意愿低:近六成教师不太愿意,但只能服从学校安排。仅37.5%愿意,表示要有奉献精神,帮助解决家长难题;5%表示愿意,希望能得到加班补贴提高收入;57.5%表示不太愿意,但是学校安排只能服从;没有教师坚决不愿意、不服从学校安排。
3.教师、家长对课后延时服务价值意义认知存在巨大差异:超半数教师不认可服务价值,持消极态度;大多数家长认为具有积极意义,予以肯定。教师整体上不认可课后延时服务价值,仅7.5%的教师认为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10%的教师认为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27.5%的教师认为可以促进家校联系,但55%的教师认为课后服务占用了老师私人时间,57.5%的教师认为是要求老师分担家长的教育义务。家长整体上认可课后延时服务,74.2%的家长认为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 32.3%的家长认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51.6%的家长认为可以促进家校联系,仅19.4%的家长认为占用了老师私人时间,29%的家长认为是要求老师分担家长的教育义务。
4.课后服务负责人员:四分之三教师认为应是校内校外教师相配合或依托相关专业志愿者,超八成家长认为应该是校内教师,家长对校内教师担任课后服务预期较高,校内教师压力较大。10%的教师和83.9%的家长认为负责课后服务的人员应该是校内教师,17.5%的教师和0%的家长认为应是学校聘请的校外教师,32.5%的教师和15.1%的家长认为应是校内校外教师相配合,42.5%的教师和6.5%的家长认为应是相关专业的志愿者,10%的教师和1.1%的家长认为应是校外培训机构。
5.课后延时服务优势:超过七成教师和家长认为首要优势是安全卫生有保障,令人放心,家长对师资保证、学校统一安排等认可程度高。72.5%的教师和77.4%的家长认为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优势是安全卫生有保障,令人放心;42.5%的教师和40.9%的家长认为是收费低,家长经济上没有压力;17.5%的教师和51.6%的家长认为是师资力量有保证;25.8%的教师和75.3%的家长认为学校统一安排,便于指导和管理。
6.目前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全部教师和超九成家长意见认为是维持自习纪律和作业辅导。100%的教师和92.4%的家长认为目前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是维持自习纪律和作业辅导,1.1%家长认为是集中补课,6.5%的家长认为是兴趣班活动。
7.课后延时服务预期内容:绝大多数教师、家长认为是维持自习纪律,近四分之三家长认为应是作业辅导,没有教师认为是集中补课,教师、家长对兴趣班活动预期有所增长。95%的教师和82.8%的家长认为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应该是维持自习纪律,22.5%的教师和74.2%的家长认为应该是作业辅导,0%的教师和12.9%的家长认为应该是集中补课,22.5%的教师和18.3%的家长认为应该是兴趣班活动。
8.影响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因素:教师关注制度和待遇,家长关注家长认同支持和外部监督。55%的教师和26.9%的家长认为影响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因素是教师待遇、补贴等,77.5%的教师和47.3%的家长认为是课后服务的明确制度出台,40%的教师和53.8%的家长认为是有效合理的监督,10%的教师和22.6%的家长认为是学校的硬件水平,22.5%的教师和68.8%的家长认为是家长的认同支持。
9.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七成教师认为应改变现状、提前至17:00,近七成家长认为尽可能保留现状到17:30。70%的教师和16.1%的家长认为学校课后服务的时间应该到17:00,30%的教师和65.6%的家长认为应该到17:30,0%的教师和14%的家长认为应该到18:00,0%的教师和4.3%的家长认为应该到18:30。
10.课后服务每月合理收费:超半数的教师和家长认为应是100-300元。15%的教师和24.7%的家长认为学校课后服务比较合理的收费是每月50-100元,28.5%的教师和32.3%的家长认为是100-200元,26%的教师和24.7%的家长认为是200-300元,7.5%的教师和8.6%的家长认为是300-400元,20.5%的教师和4.3%的家长认为是400元以上,2.5%的教师和5.4%的家长认为应该不收费。
11.现行课后延时服务情况:教师每周值班1次且没有得到加班补贴。参与调查问卷的教师全部每周值班1次,全部没有得到加班补贴。
12.教师影响反馈:六成以上教师认为对自身生活有影响,教师责任、负担加重。5%的教师认为课后延时服务对自己无影响;62.5%的教师认为延时服务时间过长,对自身生活有影响;77.5%教师认为课后服务中,教师要承担学生的安全责任;62.5%的教师认为家长不按时接孩子,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负担;35%的教师认为家长有更多的服务诉求,难以满足。
三、惠山区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存在问题
(一)配套政策还不够健全
课后服务文件已经下发,但服务对象界定模糊,部分学生及家长存在摇摆心理,带有不确定性。配套的收费标准等没有出台,学校无法收费,影响工作保证。民办学校课后服务的补助问题,文件中表述笼统,操作性较差。
(二)教师激励还不够完善
小学教师是承担课后服务的“主力军”。学校课后服务,增加教师了工作量,延长了工作时间,却没有得到相应加班补贴。小学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性,参加课后服务值班和照顾家庭之间存在较大矛盾,积极性不高,给予教师的精神关怀、物质激励都还不够。
(三)课后服务内容质量有待提高
课后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以学生自习为主,部分小学的人力、场地、设施等资源有限,无法开设丰富多样、能满足个性需求的课后服务,家长需求多样与学校服务能力有限之间存在矛盾。
(四)统筹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
各校申请报名的学生数量不一,各年级差异大。如不同年级合班,管理困难;如按照年级组班,有的人数太少,成本较大。部分家长到课后服务结束时不准时接孩子,存在安全隐患。
四、惠山区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对策建议
(一)优化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政策
注重组织领导,加强多部门联动参与,完善配套政策,推动工作持续深入落实,让学校、教师、家长、社会机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是完善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成本合理分担机制,为购买课后服务提供经费保障,并纳入财政预算。财政在预算中也要考虑相对均衡,建议按照财政补助与家长缴费各半,家长收费约每学期250元。2019年课后服务目前没有列入预算,需要单项申报增补。
二是落实安全管理政策,由教育部门牵头制定有针对性制定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含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家长、学校、社会等安全管理职责,以保障学生安全。
三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督导检查,规范监督课后服务市场化机构,探索服务跟踪考评、注重结果运用。
四是明确民办学校服务保障机制,以公办学校为参考,明确包括学生缴费标准、补助标准和资金来源,确保收支平衡,实现良性运转。
(二)健全队伍激励,激发内生动力
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增强教师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完善政策激励措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兼顾,创新形式调动教师参与服务积极性。引导家长尊重学校管理,多理解老师压力,合力探索老师甘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校内托管服务模式。
(三)丰富服务内容,提高质量水平
持续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优化保障管理,统筹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尽量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在现有教师队伍中安排有专长的老师,设立课后兴趣班,引导学生自愿参加。教育部门需要协调体育、文化、文联、科协、美协、音协等部门,开展少年宫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体育艺术团体进校园、科技工作者进校园、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大学生志愿者进校园等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校课后服务层次和质量。(民盟惠山区基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