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枢纽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的耦合度越来越紧密,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融合度也越来越深。因此,我们要以枢纽经济为切入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为推动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的科创枢纽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惠山区无党派代表人士联谊会考察了国内首个TOD(transit- orienteddevelopment)交通枢纽,位于广州东部交通枢纽轴心位置的凯达尔枢纽①,考察了国内首个商圈高铁TOD枢纽项目,位于重庆沙坪坝的龙湖光年②,并调研了惠山经济开发区、惠山城铁站区的产业结构以及配套建设,结合我区交通枢纽状况和产业发展实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枢纽经济的概念以及发展科创枢纽的必要性
枢纽经济是一种以交通枢纽为载体,以聚流和辐射为特征,以科技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经济要素时空配置为手段,重塑产业空间分工体系,全面提升城市能级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枢纽经济以发达的交通为基础,具有强大的集聚功能。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枢纽经济不再是简单的交通物流经济,更多是以金融、贸易、商务、信息、文化、科技创新等软性经济流量为主体的新经济。在枢纽经济模式下,技术、人才、信息和资金等资源要素将会迅速聚集,促进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为产业体系重构和创新注入新内涵,进而成为一个地区的新增长极。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我区以城铁站区和惠山新城为主体,打造科创枢纽,虹吸各类资源要素,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性在增加。缘由之一是交通枢纽进一步强化了要素的流动,“吸纳”和“溢出”同时存在,交通沿线配套更完善、产业优势更明显、综合成本更低的地区存在更强的吸纳能力。二是我区围绕高铁和轨交构筑的枢纽经济不同于临空、临港枢纽,只能更加注重导入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是我区产业结构偏重、企业大而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情况客观存在,亟待合适的路径加快导入各类科技项目、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因此,加快构筑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立体大通道,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打造枢纽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实现惠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惠山区构筑科创枢纽的优势和条件
(一)从外部环境看,机遇难得。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枢纽经济发展,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以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省委娄勤俭书记认为,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是创新驱动,最主要的是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最迫切的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枢纽经济。近年来,全省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以枢纽经济的创新发展推动形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力量。
无锡市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拥有空港、水运、铁路、公路、地铁等各大交通要素,在国务院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被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十三五”以来,伴随着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快速推进,无锡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步伐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是无锡“十三五”实施的首要战略,无锡肩负着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产业科技创新新高地的目标任务,亟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经济的培育发展。
(二)从自身发展看,优势明显。
1、交通优势。惠山区发展枢纽经济,交通枢纽的建设是前提和基础。惠山区东西沟通沪宁,南北纵贯锡澄,区位优势突出,尤其是惠山城铁站区枢纽优势明显。对于我区而言,立足区位优势和自身产业基础,加快锡澄一体化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格局,发展枢纽经济大有可为。
(1)六大枢纽门户之一。随着盐泰锡常宜铁路建设的加快推进,使得位于我区的惠山城铁站,将和无锡火车站、无锡东站、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江阴、宜兴火车站一起,共同构成无锡市的六大枢纽门户。
(2)唯一铁路十字交叉枢纽。城际铁路惠山站是无锡未来唯一的东西南北四方位通行的高铁车站,将有沪宁城际铁路、盐泰锡常宜高铁、南沿江高铁联络线、苏锡常都市快线、地铁3号线等在这里交汇叠加,显现出综合交通优势,其高铁、地铁、客运、公交“四站合一”的综合集散功能将不断提升,惠山站的枢纽作用将会凸显。
(3)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关键节点。惠山经济开发区位于上海南京之间,处于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核心位置,是一带一路的沿线重要交汇点。地铁1号线、锡澄S1号线使之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沪宁高速,京沪高速,锡澄高速,锡宜高速在境内集中;运河水陆交通便利;至常州、上海、南京机场均在两小时车程范围内。
2、规划优势。近枢纽的惠山城铁站区产业规划清晰,东部的现代产业和创新产业区,依托周边扎实的产业基础,立足产业创新,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纺织、智能家居、量子信息、胶囊饮品、资源循环利用”等规划了六大产业集群。江苏省互联网示范产业园区--无锡恒生科技园,智能制造园,量子感知产业园,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均具备了承接长三角科创资源溢出的功能。
3、产业优势。惠山经济开发区的高端装备制造集群、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生命科技产业集群、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产业集群等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了我区支柱产业高端化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未来产业突破式发展,具备集群强磁效应,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重点以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复合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亦具备了承载高端产业体系溢出的强大功能。
4、载体优势。我区建有市级、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和省级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有120万平方米的“三创”载体。全区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了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和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的全覆盖。开发区是江苏省首批众创社区备案试点。目前,在孵企业总数近千家,在孵企业营业收入近百亿元。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为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5、科研优势。我区先后建成运行华科大无锡研究院、哈工大无锡新材料研究院、南航大无锡研究院、无锡创新药研究院、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不仅基本覆盖我区的优势产业领域,还前瞻布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量子感知、增材制造等新兴产业。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为后续科创资源共建共享,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配套优势。惠山经济开发区和惠山城铁站区配套日趋完善,区域内医疗、教育、商业、居住、休闲等配套设施齐全。百年名校,城市综合体、全民健身中心,医院、城市商贸广场、星级酒店等公共服务系统、重大民生设施及商业项目齐全;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和谐宜人,方便人们在生活中的创新、创业,适合城市产业发展。
三、对我区构筑科创枢纽的几点建议
(一)以规划建设为纲领,确立科技发展核心位置。以《无锡市惠山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35)》为纲领,围绕城铁枢纽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重点推进中环快速路等区域化道路建设,加快完善与西环线等快速路连接的主干路网建设,将城铁站区纳入快速环路体系,解决制约城市功能与站区功能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形成与枢纽经济发展相协调、功能布局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建设科技发展核心区,构建从孵化、加速、规模生产、企业总部完整的空间服务体系,推动区域创新研发成果转换,打造长三角创智枢纽。
(二)以项目引进为重点,加快承接现代产业。抓住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机遇,依靠城铁站区枢纽优势,融入高端产业链,以城铁站区和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为重要基地,充分利用上海产业溢出效应主动做好承接工作,瞄准在沪世界500强企业、知名上市公司,主攻重点项目,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在科创产业的承接上,要确立差异化的对接策略,按照各板块、各园区和重点企业的产业特色及基础条件,实现全面统筹、错位互补的有序承接,减少竞争内耗,引进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型项目,推动我区高科技项目量质齐升。
(三)以平台载体为主力,开展技术研发引领。要支持华科大无锡研究院、创新药研究院、量子感知研究所、集萃绿色科技发展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前瞻技术,加强与上海交大、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苏州大学、同济大学等长三角高校院所科创平台的对接合作,构建提升一批以技术研发协作为重点,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联动、产学研相结合的重大平台。积极促进科创资源共建共享,推氢能源汽车、原子磁力计、超导腔、创新药物等高科技项目与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开发,构建辐射长三角的技术研发高地。引导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
(四)以成果转化为助推,树立转型发展示范。面向企业发展需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着力培育科技成果供给和需求市场,加快惠山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接有学科优势的高校院所、着力提升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纺织印染、冶金材料、电机电气等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引导和支持建设第三方技术成果转化机构服务平台。通过市场化需求分析直接对接企业技术短板,同时接通各创新技术团队及科研院所的研究通道,从而解决技术成果转化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以头雁人才为牵引,加速集聚高端人才。要总结引进丁汉、杜江峰、麦德华、潘复生、康斯坦丁等头雁人才在惠山创新创业的成功经验,通过建设一个项目,引进一个院士,带来若干团队,集聚一批人才的连锁效应。以各级科技人才计划为依托,重点引进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同时,还要强化公寓、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水平,提供与需求相匹配的公共服务,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为创新人才、创新机构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六)以优化服务为抓手,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要根据科创枢纽经济的特点,优化营商环境,出台鼓励支持研发型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的配套政策。探索建设涵盖政策、信息、资金、市场、中介服务等功能齐全的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科技创新服务链条,吸引创业投资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链互动、合作,协同培育新兴产业成长,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同频共振效应,共筑新兴产业创新融合高地。
综上所述,我区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通道,依托枢纽经济,打造科创枢纽,以高新技术、高端产业、高级人才的引入来提升城市能级,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好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注 释:
①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项目(在建工程),是国内首个TOD交通枢纽综合体,位于广州东部交通枢纽轴心位置,规划建设用地为3.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8亿元,是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三级政府重点工程。
项目坐拥7大轨道交通及一体化公交网络,国家高铁(广深、广汕、京九)、城际轨道(穗莞深、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城市地铁(广州地铁13号线、16号线)于此交汇。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集铁路、城际轨道、地铁多种轨道交通及出租车站、汽车客运、巴士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的枢纽型城市综合体,将高效地连接起粤港澳、粤东和华东地区,辐射范围覆盖整个珠三角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州东大门"、"广州东交通枢纽"。
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除可满足公共交通枢纽功能外,还将汇聚大型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国际五星级酒店、SOHO等多种商业形态。届时,从凯达尔枢纽出发,30分钟可到达广深两大国际机场,90分钟可到达珠三角地区任一城市。
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项目是一个关于"城枢融合"的全新构想,能实现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资源整合,保证公共交通功能优化的基础上实现交通枢纽和商业功能的兼备。
在该项目规划建设范围内,还将建设广州会展副中心,该中心的建成将使得本土企业及东莞、深圳等地企业拥有长期对外展示的机会,对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多个总部经济,如新世界、碧桂园、保利等也陆续落户该区域。
②重庆沙坪坝枢纽项目龙湖光年开启了中国商圈高铁TOD城际消费模式。项目位于沙坪坝三峡广场,是西南首个四轨合一城心商圈。地下七层,集高铁、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等诸多交通方式于一体,让乘客真正实现楼上楼下无缝换乘。它既是城际枢纽商住资产,也是国家级“站城一体化”开发样本,枢纽、商圈、天街三位一体,解码城市未来价值基因,全面激发区域价值潜能。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创新性地在高铁车站上盖进行商业开发,为公益项目建设和持续运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惠山区无党派代表人士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