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惠山区智能制造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区6年累计推动区级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418个,完成智能制造投资329.5亿元,其中列入无锡市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162个,完成投资171亿元。通过两轮的专项行动实施下来,全区的智能化应用面越加广泛,应用途径更加多样化,技术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机器换人”、“百企宽带接入覆盖”等行动,数字化装备广泛应用,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2.2%,设备机联网率达到62.5%。经开区作为全区的智能制造示范高地,项目实施数占比逐年提高,从今年申报来看,智能制造领军服务企业,全市4家,经开区1家,占比25%;信息技术发展资金项目,经开区5家,占全区50%,全市15%;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经开区11个,占全市10%,其中智能制造项目6个,占全区50%;省专精特新软件企业,开发区4家,占全市20%,等等。总的来看,经开区的智能制造工作有如下经验成效:
一是扶持政策精准有力。出台《创建智能示范区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每年安排3亿元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和2亿元科技创新扶持基金,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进程。在新一轮计划中,经开区三年计划招引一批院士、尖端人才领衔的智能制造研发项目,研发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进一步明确制造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发展目标,为开发区企业内生动力激发、智能化改造和机器换人积极性提升,创造了智能制造良好发展的政策环境,全力将“惠开智造+惠开模式+惠开标准”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制造业发展的特色名片。
二是标杆企业示范明显。以上汽、锡柴等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为切入点,联合大唐、慧动利、艾斯欧等本地智能装备制造(集成)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以及华科大等大院大所多方优势,采用“诊断免费、数改扶持、标杆奖励”的方式推进智能化改造工作。京运通、恒和环保、嘉科密封件等一批重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项目先后实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截至目前,一汽锡柴被认定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戴卡轮毂获评工信部新模式应用项目,透平叶片、威孚力达被工信部分别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万斯、透平、时代天使3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经开区企业累计获得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证认证30家,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6家,省市、区各级示范智能工厂、车间75个。
三是平台赋能各显神通。惠山经开区中智软创入选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基础云化服务),华科大入选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解决方案提供商),大唐融合入选江苏省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大唐工业互联网平台)。惠山经开区通过政府端企业融通科创综合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深度应用为杠杆,撬动精细化、精准化服务企业;重点建设大唐融合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中智软创无锡惠山工业云,打造资源富集、开放共享、创新活跃、高效协同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以全面利用华科智能工业机器人平台、智慧物流仓储平台、中车智能装备研发中心、华科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核心公共平台,深入推动企业在智能制造装备、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应用,进一步提升惠开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和服务能力,使企业产品合格率平均提升6.2%,销售收入平均提升16.4%,利润平均提升25.6%,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12.1%。
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智能化改造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少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主要是侧重于单一生产线或者局部改造,整个智能项目申报和评选中,基础性的生产线和车间比较多,代表最高水平的系统性整体性工厂还不多,特别是国家级的“黑灯工厂”示范项目还没有突破。企业的软件建设方面,经营管理的思路和措施和智能化的设备契合度还不够,重硬件轻软件还普遍存在,软件硬件系统的集成化效应还没有有效发挥。从周边来看,苏州推动“智转数改”三年行动计划,1.2万家规上企业要完成全覆盖,智能化改造8160家,建成国家平台服务企业5000家等,相城区近几年的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扶持力度覆盖面持续加大,各类专题论坛影响力持续放大,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二是新兴行业带来的智能化改造挑战。经开区的智能化改造进程适始于传统制造业,也强在制造业。近年的随着智能化进程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也带来了智能制造示范应用的新挑战,比如生命医药行业的中的智能化信息化运用。一些示范企业的成功案例未能形成区域性或行业性的标准,制造业和服务提供商的角色未能很好融合,等等
三是智能化服务能力的布局有待优化。经开区初步形成了各个层级的智能制造服务商,也有拥有了一批各种类型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但同时服务商服务本地企业的占比还不少,本地企业承接各大中研究的技术转化能力还有所欠缺。
四是智能制造发展不均衡。从区域分部来看,存在西高东现象,长安东片区近千家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家数很少。从项目实施企业类型看,高新企业的实施占比达到58%,规上企业的实施占比仅为13%,智能制造的项目实施主要集中在部分领跑示范企业中。
对策建议:
一、加大规划扶持、分类施策的有效精准
一是强化发展导向。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对智能制造发展的指标体系要求,加快推动升级版“智转数改”,力争在三年完成全区规上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培育一批省级以上的标杆示范工厂(车间),打造高水平的“黑灯车间”。对招商引进项目开展智能化水平评价,项目引进的同时就是标杆确立的时刻,发挥行业示范性和智造引导性的“双示范”作效应。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自动化、智能化、智能制造”三个类别进一步提高企业智能化诊断覆盖率,提供精准、高效的改造建议方案,实现智能制造企业的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双赢。二是加大奖补贴补,研究制定智能制造激励政策升级版版本,扩大基础应用面的贴补覆盖率,提高对省级以及国家级标杆示范项目特别是推广复制价值的提高奖补制度,发挥好政府贷款贴息、设备贴补等政策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制定类似于“苏科贷”专项智能制造专项贷款,租赁业拓展智能制造成套设备租赁业务领域。
二、加大重点平台、示范企业的培育扶持
加大对重点科研院所、平台服务商、重点示范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华科大、哈工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湖南大学等一批现有大校大院的智能制造领域研发优势,重点以院士工作室、研究院、科技人才团队为基点,瞄准两机、机器人制造、信息技术等等国家省级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精准发力,打通研发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通道,发挥高端前沿技术的吸聚能力,促使一项技术孵化一个头部企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发展一个企业集群。充分发挥平台服务商的集群优势,重点依托华科大研究院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涉及与制造创新中心江苏中心、海创国际创新中心、可信计算产业基地、中智软创、大唐融合等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丰富解决方案。加大政府采购服务对本土供应商的支撑力度,做大做强本土本地企业,加速培育集成供应商。加快无锡惠山智能制造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探索建立智能诊断、方案提供、设备配套、工业大数据集采应用、项目申报争取等一站式一揽子服务,为企业提供集成化服务。充分发挥惠山制造业优势,加快推进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等升级版系统化智能改造,形成一批不同类型的有影响力的省级国家级智造企业群。鼓励先进智造企业由智造应用商向智造服务商积极转变,形成标准化的模块化改造范本,探索建立多行业的惠山制造标准,扩大全国智造区的影响力。
加快“智造”技术、“智造”产业的更新迭代
“智能制造”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集成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的智能制造系统,是集成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多种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的综合。智能制造未来的发展更多的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分析、视觉系统等复合技术,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一是要加快大数据中心的建设,重点发展尚航数据等新基建项目,并以此来吸引吸聚大数据开发应用头部企业入驻,补全智能制造的“软件”短板。二是充分发挥惠山制造业传统强区的优势,加快推进企业上云、数据上网工作,探索推进工业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应用,引导分布式的智能生产网络,引导终端客户需求促进工业服务转型,通过集成和智能生产提高企业效率,通过标准化、网络化生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三是加快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布局应用,通过项目招引和改造升级,打造机器人产业园等智能装备中心,推动工业APP等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硬件软件两手抓,实现智能制造应用端和服务端的“双提升”。
四、加大人才引育、队伍建设的智力供给。对位于智能技术研发、智能设备改造、智能装备操作以及智能监测管控都需要大量的新型高端人才,还是要立足于培育和引进两手战略。一方面积极发挥哈工大、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大等院校合作资源,以项目+就业+人才的方式,积极落实各级人才政策,积极招引先进适用人才安家落户,构筑智造高层智力优势。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产业工人建设,发挥在职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培训等作用,加快形成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加快培育科技经纪人、项目经纪人等人才队伍,打通企业和院校、服务商之间的交流隔阂,提高对接效率和成功率,尽快形成全覆盖效应。(政协长安街道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