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政协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关于减少校园周边“垃圾食品”保障学生饮食健康的提案

中  国  人   民

           无锡市惠山区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

提   案   第 23号

案由

关于减少校园周边“垃圾食品”保障学生饮食健康的提案

主提者

姓  名

包秋玉

界  别

经济

所属两委

堰桥

通讯地址

无锡市惠山区西昌路270号

联系电话

15861555881

联名人

 

审 查

意 见

主办单位

区市场监管局

提案委员会

(章)

     年 月 日

会办单位

区教育局、区城管局

分办单位

 

类 别

卫生

分类别

食品

提案类型

个人

 

提案内容

 

作为祖国的未来,学生们的健康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国家更是对学生的成长给予了高度重视,比如,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自2019年4月1日正式施行,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得到了全面提升。《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这条规定,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对于父母而言,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就是威胁孩子健康成长的公敌,是“垃圾食品”。对于学校里不设置食品经营场所,孩子是最大受益者,家长是最大支持者。

但是,2019年我们发现,校园内部的食品经营阻断了,校园周边外部的食品经营开始活跃起来,校园周边售卖食品的商铺和流动摊贩明显增多。为了能在食物口味和口感上具有竞争优势,售卖的食品大多为高盐、高糖、高脂类食品,各类“垃圾食品”五花八门、品种繁多。并且,除了专门制作食品的商铺和流动摊贩,其他商家也经常参与到食品售卖中,比如卖百货、文具、服装的店很多都有售卖烤肠、冷饮。

校外周边小吃繁荣的背后,满满的是家长们的担忧。

首先,长期食用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营养不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过量摄入则会增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各种疾病的患病风险,食品中的添加剂和激素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然后,这些食品的美味掩盖了材料来源和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一些正规商家的食品原材料是由公司统一配送,但很多商家的食品原材料是自己采购的,也就无法避免会出现少数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的情况。尤其是流动摊贩和超范围经营的商铺,为了降低成本,在原材料的采购、储存、制作、加工环境上都有先天不足,食品质量问题不容乐观。

最后,小问题在特殊情况下是有可能变成大问题的,校园周边是学生的聚集地,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轻则影响学生学习,重则影响社会稳定。

建议:

1、学校定期开设营养课,让学生们多了解“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指导学生健康饮食,自觉远离“垃圾食品”。

2、规范学校周边超范围制售“垃圾食品”的经营情况,同时加大对学校周围流动摊贩的整治力度,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

3、严格控制校园周边一定范围内的餐饮行业准入门槛,限制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制售门店数量,保证学生的饮食健康。

 

关于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23号

提案的复函

 

尊敬的包秋玉委员:

您在无锡市惠山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减少校园周边“垃圾食品”保障学生饮食健康的提案》,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已交我局主办,区教育局和区城管局会办。现综合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惠山区食品安全的关心及对全区学生身心健康的爱护,您的提案聚焦社会热点,关注百姓民生,我局高度重视,围绕提案建议,认真梳理,并与会办单位区教育局、城管局积极沟通协商,共同建立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近年来为保障全区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食堂”,我局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以餐饮安全质量提升为着力点,以牢牢守住食品安全为底线,以“互联网+明厨亮灶”、“校园安全饮食工程”和“五常法”管理为手段,全区校园内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但诚如您所说,校园周边流动食品摊贩屡禁不止,各类“垃圾食品”充斥市场,给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净化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环境,保障孩子的饮食安全,是我们监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长期努力的方向。

建议一、学校定期开设营养科,让学生们多了解“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指导学生健康饮食,自觉远离垃圾食品。

区教育局:定期和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议和各年龄阶段学生专题培训会议,对家长和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饮食卫生观,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督促和提醒,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防范能力,确保学生远离“垃圾食品”,保证学生饮食安全和饮食健康。

区市场监管局: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动漫片,宣传“垃圾食品”的危害,在校园周边及大型综合体滚动播出。

建议二、规范学校周边超范围制售“垃圾食品”的经营情况,同时加大对学校周围流动摊贩的整治力度,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

区市场监管局:一是构建监管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充分发挥食安办综合协调作用,各镇(街道)建立食品安全委员会,配备镇(街道)食品安全协管员、村(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全面构建乡镇、村居(社区)、村民小组(居委会)三级食品安全基层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定期巡查报告制度,防范无证、超范围食品经营存在。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设7个分局,主要承担辖区内食品经营(含餐饮、食品销售)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区局成立食品经营安全监管科,负责指导日常监管工作。二是定期开展学期初专项检查。每年春秋季对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主要查许可资质、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索证查验、食品贮存、标签标识等重要环节,违法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三是开展五毛食品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学校内部及校园周边的小超市、小食品店经营的食品,尤其是价格低廉的零食及深受学生辣条等,一看其标签是否符合规定,二看其来源是否合法,三看其索证索票是否齐全。一旦发现涉及问题“辣条”及其他不合格产品,立即责令相关单位下架封存并进一步调查处理。三是开展校园周边食品专项抽检。按照年初制定的抽检方案,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品种,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肉制品、乳制品、方便食品、膨化食品、饮料等10大类食品进行专项抽检,2020年春季校园周边专项抽检共120批次,结果全部符合要求。

区城管局:紧密结合安全生产专项工作,注重加强校园周边市容秩序和安全隐患治理。通过前期对全区107所学校的摸排走访,明确流动设摊、占道经营、道板违停、非机动车乱停放等市容问题为治理重点,制定了《惠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关于推进校园周边市容秩序治理工作的方案》(惠城执〔2020〕1号),以机制长效化来落实开展校园周边市容秩序治理工作。

一是落实护学公示制度。局下属7个块面中队在校园周边公示护学岗,公示护学时间、责任人名单和联系电话。实行定点、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并接受学校、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二是落实巡查登记制度。明确巡查人员和巡查区域,突出上、下学高峰期的管控,依法处置违法行为,并根据巡查值守情况填写好《校园周边市容秩序保障登记表》。在今年开展的市容环境专项“春雷行动”整治中,我局对校园周边存在的流动设摊、占道经营、停车秩序进行专项“灭点清零”,共出动1557人次,1505车次对各校园周边进行巡查,依法查处市容案件17起、违停贴单8000余起,并结合开展“两微一非”执法管理模式促进校园周边市容秩序的长期有序。

三是落实工作联系制度和治理反馈制度。各中队与学校、街道(镇)文卫办每学期两次进行治理工作的业务对接、协商问题,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并形成会议纪要。同时,中队每学期将阶段性的治理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和学生家长,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认真听取家校两方对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治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获取社会对治理工作的支持。

四是落实专项督查制度。局对各块面开展校园周边市容秩序治理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督查内容为现场治理工作履职情况和专项台账记录情况,形成每月督查通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同时按照“条块联动、齐抓共管”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取得治理实效。

建议三、严格控制校园周边一定范围内的餐饮行业准入门槛,限制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制售门店数量,保证学生的饮食健康。

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区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管局密切协作,重点加大对学校周围流动摊贩的整治力度,确保监管工作持之以恒,落实到位。同时加大对周边食品经营店的监管力度,确保售卖的食品安全卫生。二是强化宣传教育,督促食品经营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不采购、售卖“垃圾食品”,做好食品溯源查验工作;引导家长和学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购买营养安全的食品。

下一阶段,我们将以“巩固、规范、发展、提升”为主线,建立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以勇挑千钧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放心满意程度,努力捍卫全区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无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8月27日

电话:0510-83598637    地址:无锡市惠山区文惠路8号

备案号: 苏ICP备09100111号   版权所有:政协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委员会

无锡市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中心